梵蒂岡的午后,陽光透過高聳的彩繪玻璃窗,在圣彼得大教堂宏偉的回廊中投下斑斕而肅穆的光影??諝饫锍恋碇傧愕挠囗崱⑹系睦滟?,以及無數(shù)信徒祈禱凝聚而成的、近乎實質的虔誠氣息。然而,在這神圣的寂靜之下,暗流正在悄然涌動。
年輕的修士阿德里安(Adrian)在光潔如鏡的大理石地面上焦躁地踱著步。他面容清秀,帶著未褪盡的稚氣,此刻卻被深深的迷茫和一種難以言喻的惶恐所籠罩。他的目光不時飄向回廊盡頭那扇緊閉的、雕刻著繁復宗教圖案的沉重木門——那是教皇私人祈禱室的方向。就在不久前,他在整理教皇書房時,無意間瞥見了一份來自“神圣之焰”獵魔小隊的絕密報告草稿,上面用拉丁文潦草地記錄著近期幾起針對教會高階人員的可疑“意外”事件,旁邊還標注著幾個模糊的問號和一個被劃掉的名字縮寫。那份報告散發(fā)出的冰冷氣息,以及報告中提及的、對某些過于嚴苛戒律的隱晦質疑,像冰冷的藤蔓纏繞住了他的心。
他感到信仰的基石在動搖。那些戒律,那些被反復強調的、不容置疑的教規(guī),是否真的代表了神的全部旨意?那些“意外”……是否真的只是意外?他需要一個傾訴的對象,一個能理解他內心掙扎的人。而那個總是帶著一絲神秘憂郁、卻又純凈圣潔的身影,不期然地浮現(xiàn)在他的腦海中——歌爾珈修女。
就在這時,命運(或者說,一個精心編織的陷阱)似乎回應了他的渴求。
“*Pax tecum, Frater Adrian.* (愿平安與你同在,阿德里安修士。)”
一個清冽如山澗寒泉、卻又奇異地帶著一絲能滲入骨髓的磁性的聲音,自身旁響起,如同羽毛拂過寂靜的水面。
阿德里安猛地轉身,心臟在胸腔里不受控制地加速跳動。
歌爾珈修女不知何時已悄然出現(xiàn)在回廊的陰影里。她依舊穿著那身樸素的灰色修女袍,寬大的兜帽垂落,遮住了大半張臉,只露出線條完美的下頜和那抹淡色的唇。她微微垂著頭,姿態(tài)溫順而恭謹,仿佛只是路過。然而,阿德里安卻莫名地感覺到,那兜帽下的目光,似乎正穿透陰影,精準地落在他寫滿困惑的臉上。
“*Pax tecum, Soror Golga.* (愿平安與你同在,歌爾珈修女。) *” 阿德里安慌忙回禮,聲音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緊張。他從未如此近距離地、單獨地與這位教皇身邊的神秘侍從交談過。她的存在本身就帶著一種難以言喻的吸引力,純凈中透著深不可測。
歌爾珈沒有立刻離開。她輕盈地向前走了兩步,靠近了回廊墻壁上懸掛的一幅描繪《雅歌》場景的古老掛毯。她的指尖若有似無地拂過掛毯上描繪新娘容顏的絲線,動作帶著一種超越凡俗的優(yōu)雅韻律。
“*Ecclesia…* (這教堂…) *” 她輕輕開口,聲音如同低吟,帶著一絲飄渺的憂郁,“*magnifica est, sed interdum…* (宏偉壯麗,但有時…) *saepe sentio me…* (我常感到自己…) *sicut columba solitaria in tecto.* (如同房頂上孤單的鴿子。) *Psalmis 102:7.*” 她引用了《詩篇》,將自身處境巧妙地比喻為孤鴿,既符合修女的形象,又暗含一種尋求理解的孤獨感。
阿德里安的心弦被猛地撥動了!孤單!這正是他此刻內心的寫照!在這宏偉卻等級森嚴的圣殿中,他的困惑和動搖無人可訴,如同孤鴿!他下意識地靠近了一步,急切地低聲道:“*Sic est!* (正是如此!) *Soror Golga…* (歌爾珈修女…) *Ego quoque…* (我也…) *sentio confusionem magnam.* (感到極大的困惑。) *” 他幾乎要脫口而出心中的疑慮。
歌爾珈微微側過頭,兜帽的陰影似乎更深了一些?!?Confusio?* (困惑?) *” 她的聲音帶著恰到好處的、溫柔的關切,如同最耐心的傾聽者,“*Cor inquietum…* (一顆不安的心…) *saepe indicat animam…* (往往昭示著一個靈魂…) *in tenebris quaerentem lucem.* (在黑暗中尋求光明。) *” 她的話語如同輕柔的羽毛,撫慰著阿德里安緊繃的神經(jīng),卻又巧妙地引導著他走向傾訴的邊緣。
阿德里安仿佛找到了救命稻草。他看了一眼不遠處那排靜靜矗立、如同沉默巨獸的告解室,它們象征著教會的權威與審判。但此刻,歌爾珈站在告解室門外的陰影里,卻仿佛提供了一個更安全、更隱秘的傾訴之所——一個不被教條束縛、只關乎內心真實的“告解”。
“*Si audire velles…* (如果您愿意傾聽…) *” 阿德里安的聲音壓得更低,帶著一絲懇求,目光下意識地瞥向那些告解室,“*…non tam de peccatis…* (…并非關于罪過…) *sed de… dubiis.* (而是關于…疑慮。) *” 他強調著“疑慮”(dubiis),而非正式的“罪過”(peccatis),暗示著他對教會某些做法的困惑而非個人懺悔。
歌爾珈靜靜地站在那里,兜帽下的陰影似乎籠罩著一種洞悉一切的神秘。她沒有直接回應是否傾聽,反而輕輕抬起手,指向旁邊告解室上方懸掛的一個小小的、雕刻著荊棘圖案的圣龕,里面供奉著一尊微小的圣母憐子像。
“*Videsne…* (你可看見…) *” 她的聲音如同夢囈,帶著一種引人入勝的磁性,“*spinae in corona?* (那冠冕上的荊棘?) *” 她的指尖仿佛隔著虛空,輕撫著那荊棘的雕刻,“*Sicut spina in oculo…* (如同眼中的刺…) *ita etiam…* (同樣…) *veritas aliquando…* (真相有時…) *dolorosa est.* (是令人痛苦的。) *Sed Dominus non despicit…* (但主不會輕視…) *cor contritum et humiliatum.* (痛悔和謙卑的心。) *Psalmis 51:17.*” 她再次引用《詩篇》,將真相的痛苦比作眼中刺,卻又暗示神會憐憫真誠的痛悔者。這既是對阿德里安“疑慮”的回應,又像是一種隱晦的鼓勵——說出你痛苦的真實,哪怕它會像刺一樣扎人。
阿德里安最后的防線在這充滿“理解”和“神性暗示”的低語中徹底崩塌。他深吸一口氣,如同即將吐露最沉重的秘密,聲音帶著壓抑的顫抖:
“*Legi…* (我讀到…) *aliquid…* (一些東西…) *in scriptis Sanctitatis…* (在圣座的文件中…) *” 他不敢說出具體內容,但那份緊張和恐懼已經(jīng)說明了一切,“*De… disciplinis rigidissimis…* (關于…極其嚴苛的戒律…) *et… casibus quibusdam…* (以及…某些事件…) *quae… non videntur…* (看起來…并不像…) *accidentia simplicia.* (單純的意外。) *” 他艱難地吐出“意外”(accidentia)這個詞,眼神中充滿了困惑和一絲不易察覺的指控,“*Sentio…* (我感到…) *quasi…* (仿佛…) *timor et iudicium…* (恐懼與審判…) *plus quam misericordia et caritas…* (多于慈悲與仁愛…) *in his diebus regnarent.* (在如今占據(jù)上風。) *” 他終于說出了最核心的動搖:他懷疑教廷的核心,是否偏離了基督“愛”的本質,而被冰冷的“恐懼”與“審判”所主導?而這動搖,直指教皇納斯特的統(tǒng)治根基!
此言一出,連回廊中肅穆的空氣都仿佛凝固了。陽光透過彩繪玻璃,在歌爾珈低垂的兜帽上投下變幻的光斑,讓人看不清她的表情。
沉默。令人窒息的沉默。
阿德里安的心提到了嗓子眼,他幾乎后悔自己的沖動。他等待著修女的震驚、斥責,或者至少是嚴肅的告誡。
然而,歌爾珈的反應卻出乎他的意料。
她沒有震驚,沒有斥責。她只是靜靜地站在那里,仿佛在消化這沉重的信息。然后,她輕輕地、極其輕微地嘆了一口氣。那嘆息聲輕得幾乎聽不見,卻帶著一種洞悉世事的悲憫和……一絲奇異的共鳴?
“*Cor tuum…* (你的心…) *” 她的聲音再次響起,比之前更加輕柔,如同情人間的耳語,帶著一種奇異的、能撫平一切焦慮的磁性,卻讓阿德里安感到一絲莫名的寒意,“*magnam veritatem tangit.* (觸及了一個巨大的真相。) *”
阿德里安猛地抬頭,難以置信地看著那兜帽下的陰影。觸及了真相?她……認同他的想法?
“*Caritas…* (仁愛…) *” 歌爾珈繼續(xù)低語,指尖無意識地摩挲著告解室冰冷的木門邊緣,“*fundamentum est…* (是根基…) *sed saepe…* (但常?!? *sub onere auctoritatis…* (在權威的重壓之下…) *et necessitate… ordinis servandi…* (以及維護秩序的必要性之下…) *obscuratur.* (被遮蔽了。) *” 她的話語如同最鋒利的匕首,精準地剖析著阿德里安模糊的感受,將矛頭隱晦地指向了“權威”(auctoritatis)與“秩序”(ordinis)——教皇統(tǒng)治的核心!
她微微側身,靠近了阿德里安,寬大的修女袍袖擺幾乎觸碰到他的手臂。一股若有若無的、冷冽如雪后松林的幽香,悄然鉆入阿德里安的鼻息。這香氣純凈而神秘,卻讓他的心跳莫名地漏跳了一拍。
“*Secreta…* (秘密…) *” 歌爾珈的聲音壓得極低,如同最隱秘的告解,帶著一種令人心顫的誘惑力,“*sicut aquae profundae…* (如同深水…) *Proverbs 20:5.* 它們沉重,卻也是維系我們…… *in hac arca…* (在這方舟之中…) *” 她的措辭微妙,用“方舟”(arca)暗喻教廷,“*…fragili pace…* (脆弱和平…) *的紐帶。有時,沉默不是懦弱,而是……* *custodia necessaria.* (必要的守護。) *” 她將阿德里安的動搖,巧妙地包裝成了一種守護“方舟”和平的、高尚的“沉默”!這簡直是對信仰最惡毒的扭曲!
“*Sed si…* (但如果…) *” 阿德里安的聲音帶著一絲迷茫和掙扎,他感覺自己被這溫柔而“深刻”的話語牽引著,走向一個未知的深淵,“*…si haec secreta…* (如果這些秘密…) *deviant a via Domini…* (偏離了主的道路…) *?* (呢?) *”
歌爾珈兜帽下的陰影似乎微微晃動了一下。阿德里安仿佛看到那淡色的唇角,極其緩慢地向上勾起了一個極其細微、卻又令人心悸的弧度。
“*Via Domini…* (主的道路…) *” 她的聲音如同冰棱相互輕擊,帶著一絲難以察覺的、冰冷的玩味,“*saepe… inscrutabilis est.* (常?!巧畈豢蓽y的。) *Romans 11:33.* 誰能測透神的心呢?” 她引用了《羅馬書》,將神的旨意歸于“深不可測”,巧妙地回避了“偏離”的問題,反而加深了阿德里安的困惑?!?Fidem habe…* (要有信心…) *et… silentium.* (并保持沉默。) *Qui confitetur et dimittit…* (凡認罪悔改的…) *misericordiam consequitur.* (必蒙憐憫。) *Proverbs 28:13.*” 她最后拋出了《箴言》,將“認罪悔改”與“蒙憐憫”相連。但這句經(jīng)文在此時此景,卻像一把懸在阿德里安頭頂?shù)倪_摩克利斯之劍——他今日的“告解”(傾吐動搖之言),只有保持永恒的“沉默”(不泄露給任何人),才能“蒙憐憫”(獲得安全)?否則呢?
這溫柔的引導,此刻化作了赤裸裸的威脅!
阿德里安渾身一冷,如同被兜頭澆了一盆冰水。他猛地清醒過來!看著眼前依舊溫順低垂著頭的歌爾珈修女,一股寒意從腳底瞬間竄遍全身!他剛才都說了什么?他竟對一個修女吐露了對教廷、對教皇權威的動搖和質疑!這簡直是……異端的種子!
“*I…* (我…) *” 阿德里安的聲音因恐懼而干澀,“*…debeo ire…* (我該走了…) *” 他幾乎是語無倫次,倉促地行了一個禮,不敢再看歌爾珈一眼,轉身如同逃離瘟疫般,踉蹌地消失在回廊的拐角處,背影充滿了倉皇與后怕。
回廊再次恢復了寂靜。
歌爾珈(歌爾克)依舊靜靜地站在原地,姿態(tài)溫順,如同最虔誠的修女在默禱。寬大的兜帽完美地遮掩了她所有的表情。
只有那隱藏在陰影深處的、血紅的瞳孔,此刻正閃爍著冰冷而妖異的光芒,如同深淵中窺視獵物的魔眼。那光芒里充滿了玩味的評估、冰冷的算計,以及……一絲清晰無比的殺意。
*沉默,小修士。* 歌爾克在心中無聲地低語,那聲音如同毒蛇在枯骨上爬行。*像守護最甜蜜的秘密一樣守護好今日之言。讓它在你的靈魂深處發(fā)酵,讓它侵蝕你對那冰冷教皇的信仰基石……*
他的指尖,在寬大袖袍的遮掩下,無意識地、極其緩慢地摩挲著。仿佛在回味著什么,又仿佛在……擦拭著某種無形的污跡。
*否則……* 那無聲的低語帶著令人骨髓凍結的寒意,*《箴言》的憐憫,將與你無緣。而永恒的沉默……* 他仿佛看到年輕修士驚恐奔逃的背影在黑暗中化作一具無聲的骸骨,*將是你唯一且永恒的歸宿。*
他微微側過頭,兜帽下的視線仿佛穿透了重重墻壁,遙遙鎖定了教皇廳的方向。一絲妖異而滿足的笑意,在那完美的、被陰影覆蓋的唇角,無聲地綻放。試探的獠牙,已悄然刺入。腐朽的種子,已然埋下。接下來,只需耐心等待那信仰之塔,從內部開始……悄然崩塌。